《白鹿原》别人是先学再入世,鹿兆谦是先入世再学
鹿兆谦是我教过的最好的学生,别人都是先学习再入世,而你是先入世,经历世事,再来学习呀!好多事情你都已经看透了
陈忠实
身份: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人,中国作家。
资历: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观点:陕西人家风貌,文化。
作品:《白鹿原》
- 秦岭风情
- 家族秘史
- 传承 — 革新
在看《白鹿原》之前,曾看过《平凡的世界》、《大秦帝国》,讲的都是关中风土人情。首先映入心中的便是关中美食,不论是哪部作品,是困顿无助的弱小秦国,还是“平凡”中的普通兄弟,还是白鹿原中那些“耕读世家”,野菜,面,还是简单的一日三餐,都令人无限向往。关中人似总有将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美丽味道的能力。那些朴素又吸引人的美食是关中人生存的核心,也暗示着他们的性情。秦国弱小之时,秦国国君一代代从艰苦中奋斗出一个强大的帝国。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也从最贫穷的家中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白嘉轩也将白家祖训一步步发扬光大。这是关中汉子的力量,他们凝聚成两个字“坚毅”。没有什么能够更好的描述他们。这片土地孕育了这样的人,关中地区,有着连绵千里的山,也有着一望无际的平原。这样的地方总与“贫瘠”两个字相连,这片艰苦的地区,培育了一群最坚毅的汉子,有着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有着一群拼搏不放弃的民众。越看描绘关中风情的书籍便越被这样的一群人折服,被这个地区吸引。
回到《白鹿原》本身,这是一本宏大的书籍,描绘了一个平原上家族的故事,有最辉煌的历史,也有最隐秘肮脏的过去。里面的人就像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欲望,有着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成长。主要是白、鹿两大家族的故事,主要是那些人的故事。相较于老一辈的人,我似乎更关注于年轻一代的挣扎和成长。
黑娃,一个有着悲情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更像是一个纯粹的陕西汉子,成长的过程,未经雕琢,未经修饰,就那样自由的成长,又最纯粹的复仇认错,最终被冤枉致死。可是对于他这样的人物,我却没有觉得他这样突然的离去,是有遗憾的。他活出了最纯粹的一生,没有压抑的一生。他生于长工之家,一开始便不愿再成为父亲的附属,他说“嘉轩叔的背挺得太直了。”是对于自己的命运的暗自挣扎。即使是成为一个长工,也不愿成为一个甘愿被驯化的奴隶。他逃离了这个看似温柔,却用报恩捆绑他人一生的家庭。这样的他注定遇到小娥,这样一个可以不顾其他人眼色的女人,他们注定相遇,注定相爱,也注定悲剧。他爱了,也做了,承担了一切后果。后来遇到兆鹏,他便顺着自己的叛逆,做出了年轻气盛终会做的事情。他的反叛,最终遭到了这个旧世界的强烈反弹。于是他离开,在战争中再一次见识到自己的渺小,开始走向自我觉醒,他开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他开始有了自我判断。开始了入世又出世,赎罪的故事。评价黑娃的一句最好的话是朱先生的一句话,“鹿兆谦是我教过的最好的学生,别人都是先学习再入世,而你是先入世,经历世事,再来学习呀!好多事情你都已经看透了。”
白孝文,一个虚伪的人,是象征着旧世界的弊端,将他一步步拉向深渊的,是他的充满道德正义感的父亲,是旧社会的伦理纲常。但是他自身也是有不可逃避的责任。从一开始,白嘉轩只看到了外表上的虚荣,而没有真正的去看那些孩子内在的追求。被外在虚荣束缚的他们,不得不逃避,逃避面对自己的黑暗面,试图通过无知,试图通过无视,不去面对。这样反而在真正面对这些黑暗的时候,没有一点的招架之力。虚伪终有被道破的一天,而这一天,所有人对黑暗只是嗤之以鼻,而没有任何的同情和反思,这样的人终究会走向性格的覆灭。
鹿兆鹏,另一个纯粹的人,相较于白家的虚伪,鹿家反而没有那么多的害怕,他们更能够摆脱家族给自己的思想束缚,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鹿兆鹏,一直在走自己的路,也没有放弃过,一条路走到黑。在革命这条路上,找到自己的信仰,找到自己的爱情,慢慢的成长。这个人没有那么多多面性,他似乎也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只是在不断的打击中再次站起来。
白嘉轩,就像文章结尾作者所说,白嘉轩就是白鹿原,白鹿原就是白嘉轩,他是人们赋予的白鹿原最好的希望。道德标准高,除了开头的一次骗地,就再也没有做过更多的超越旧社会道德的事情了。他是族长,一辈子就要在自己构建的道德世界中过的人,可怜可敬!
这些人构成了白鹿原的故事,没有是非黑白分明的人物,他们都是在世间欲望中挣扎的凡人,有爱,有恨,有思恋,也有再也不见的决绝。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斗争暗示了旧世界和新世界的融合斗争,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作品,才是我们应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