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凿壁偷光者》他们心底依然保存着那种洁白发亮的东西
“我将「凿壁偷光者」定义为:有着一般人少有的可怕认真、韧性与平常心的人,他们可能孤独、可能失败、可能现在做的事情在他人看来没有意义,但他们心底依然保存着那种洁白的、坚硬的、发亮的东西。”
作者在文中这样描述了 Strive [ 凿壁偷光者 ] 。
实话是,看到这句话时,内心里面满满的认同感。我一直在坚持着什么,但是又好像在背离人群。经历过很长时间的低谷期,走出来的时候,便是一个新的自己。可是不管如何的变化,我始终能感觉到内心的一些东西在发光,就像是恒久不变的自我信仰。
也许这个句子只是一味鸡汤,让我在焦虑中获得释放。我也欣然饮下,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状态。
起源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思考致富》作者在书中讲的一个故事,大致是说从他年轻的时候开始,他就去研究名人的奋斗故事,企图找到他们成功的秘密。后来他在脑海中建立了一个 think-tank [ 智囊团 ]。每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便询问这些名人,他会和脑海中的人定期开会,讨论。他一直这样坚持了很久。突然有一天,他隐约在梦中见到了林肯,严肃的告诫他要振作。那个时候的他,正在人生的低谷。他从梦中惊醒,振作了精神,最终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而这篇文章也提到了这个观点,收集 [ 凿壁偷光者 ] 的种种句子,他们奋斗时的图片。
当然,如果这篇文章仅仅如此,我也不会费力写下一整篇的 ER 。
递进
让我真正感兴趣的观点是作者的这样一句话,
“这些文字、图片、视频也许可以陪伴你无数个夜晚,但你需要知道,这些都是外在驱动。
真正的凿壁偷光者是自内而外散发着光芒的,这种光芒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己的内心的,别人不能成为你的发动机,你需要有自己的发动机,别人不能持续给你光芒,你需要成为自己的太阳,营造自己的高光时刻。”
是呀!我自己的光芒在哪呢?
随后作者提出了找到自己光芒的方法,
“你需要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人。
他存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他会定期来看你,他每次几乎都是满怀不满地离去,因为他每次看见的都是能力不足的你 —— 如果我每次遇见这样的对手都会很失望吧,所以他每次都说出尖酸刻薄的
「你就这样懒懒散散地活下去吧,你看看 10 年以后你什么样,我什么样?」
「如果你计划用 10 年时间取得成功,那么你应当问问自己:你为什么不能在 6 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它呢?」
就因为这样,每一次我疲惫、懈怠的时候,我就在想:那个在平行宇宙的自己现在是怎样一个状态,他在思考什么,他在做什么?
很棒的想法。
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人失望的是,自己竟然没有办法想到那个更为优秀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我自己活得有多么的外在。
我一直将 [ 比别人强 ] 作为人生目标。可是我即使足够努力,总会有一些人用事实告诉你,你真的很弱。是我还不够努力吗?还是我的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
是我活的太外在了。我从来没有问过内心的自己,“到底我想活成什么样,我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相反的,我总是在问自己,“社会想要我活成什么样?父母想要我活成什么样?老师,同学想要我活成什么样?”
回想过去的几年,深感自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想要博得关注,想要变强,却永远外强中干的样子。
因为我从来没有在内心变得强大。
写这篇文章,一是表达对于作者的感谢,感谢他让我再次看清自己的局限,看清自己的无知。二是,警醒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渐渐抛却外在的虚荣,找到真正的自己。
最后,将伍绮诗在《无声告白》扉页的一句话送给自己
我们终其一生,便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20190405 创建
20190417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