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dy

乱写

1
2
3
4
今日有感
- 解释一下我看到的字节商业逻辑
- 解释一下运营和销售的区别
- 目前我的进展

你是字节的呀!大厂呀!!

大部分的人听到我的工作以后第一反应。好工作+好待遇+大厂镀金,这是大多数人对于字节的看法。

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在字节工作以后的观察,纯粹个人感受,掺杂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偏见,请谨慎参考。

字节的商业逻辑

我没有什么很有洞见的观点,只讲我目前所在业务线的一些动作和我的个人推测。

image-20210721023229556

承担字节最大利润的部门不是外人看到的抖音和今日头条,而是名叫”巨量引擎“的神秘部门。

巨量引擎赚钱夸张到什么地步呢?我刚入公司的时候,看我领导指着面前24层高的商业大楼说,”这一栋大楼都是巨量引擎的人打电话打出来的!“后面还不断的有大楼在建起来,也主要归功于”巨量人“。

这是一个纯粹的销售团队,商业化团队,狼性,战友战役,高薪资,高压力,所有你对于销售团队的想象在这个部门都能看到。可以说,字节的天下,是靠着前仆后继的电销人员打下来的。

而我所处的部门,本身不是一个强销售的环境,半运营半销售。我凭借着运营走向管理岗,也因为销售准备逃离管理岗。刚开始的时候,公司是希望跑出另一套流量变现的模式,于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社群运营上,由此也推动了市面上对于”社群运营“人才的需求。

但对于商业化的团队来说,特别是有着这么大体量员工的部门来说,社群运营太不可控了。

会因为员工的个性化出现极大的偏移,有时甚至出现TOP选手的方法论不可复制的情况。在持续的ROI<1(长期亏损),以及国家政策的打压下,部门高管不能在坐视不理,没有那么多的钱和时间持续投入,来跑通”新的变现模式“。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收缩人员规模,用已有的成熟模式替代现有模式,保证在最短时间内ROI>1。“

也就是社群运营被替代为电销模式,人员由以前的2W人收缩至1W人(夸张说法),所有的KPI指标成倍增长,先割一波用户的韭菜,再割一波员工的韭菜。扛不住压力的员工自然会走,留下的都是精英,仍然可以去帮公司创造更大利益。

这就是资本主义!冷漠无情,现实残酷。

我现在就是社群运营派系的人,我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辞去这份工作。如果说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什么,我回头看看,好像什么也没有,只有公司在向前迈进,徒留我一人留在原地。

所以搭建好自己的个人能力模型是最重要的,不管工作环境有多么安逸,薪资有多么高,一定要有危机意识,要给自己一条后路。

这句话,留给全部在给大厂拼搏的年轻人。

想一想,除了给大厂打工,你有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吗?还是说,你的全部时间都给了工作和手机?

目前进展

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和网上一群朋友的沟通,最终将找工作的地点定在了杭州、武汉和上海。

image-20210721022635097

也开始通过刷boss直聘的方式寻找合适的机会,投递简历。

目前还在看德赫的同人《馋馋》作者:宿忘,一篇不怎么出名的意淫之作,全篇都是霸道总裁小逃妻的的气息,严重怀疑是哪个写古早网文的作者,就把文章人物的名字改成了赫敏和马尔福,写出了这么一篇折磨人精神的小说。

我喜欢哈利波特同人文,很大部分原因是有很多优秀的同人文自带英式古典文风,神秘优雅又引人入胜。但是这篇文章全篇没有那种我喜欢文风,很有一种古早言情的感觉。

目前这么辛苦熬夜找工作,更新公众号的同时,本来想要找篇德赫小甜文放松一下,没想到撞到这么篇文章[捂脸]

img

只能说不能我一个人受折磨,要受折磨,大家一起受吧。

今明两天之内把推文发出来,让明白人来评论一下,是不是我眼瞎了?

写于 2021年07月21日02:24:47

Change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