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收集规范

书籍购置标准:“十点读书”实战得来

书籍分类标准:借鉴参考阳志平《人生模式》第18章冷读热读

书籍借阅标准:自己设定

书籍复盘标准

读书目的分类

  1. 形成方法论-应对现实问题-「方法论书籍阅读」
  2. 给予心理支持&形成认知&拓宽视野-「认知书籍阅读」
  3. 为了娱乐-「娱乐书籍阅读」

读书根本原则: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将其纳为己用

上述三大目的在一本书中可能只出现一种,也可能相互交织,但一定有一个重心

读书就是读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写的再好,对自己没有用,那就是一文不值。所以一本书就算是非常杰出,也不用全部总结

读书方法

方法论书籍阅读步骤:

提炼方法论—形成方法论卡片—反复实践调整—按自己的情况调整复用—-成为自己的思维体系

拓宽认知书籍阅读步骤:

更新认知边界—整理感想&继续读书(进一步明确认知 or 重新纠正认知 or 努力突破认知)

娱乐书籍阅读步骤:

人需要一种无意义的偷懒时间

读书笔记开篇引言标准

方法论书籍阅读

需要在看完以后在头脑中形成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的具体印象,以上仅是开始

根据N原则(Negligible原则),后续方法论的不断实践复用及修正才是最最关键的

书籍购置标准

“十点读书”实战得来

线下书籍

带好便携充电宝

  1. 有购书篮子一定要一个
  2. 快速过一遍全店书籍风格及分类(确定是否是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书店)
  3. 确定出发点转一圈
  4. 一个分类书柜快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然后找最近能坐的位置
  5. 若是可以直接看,那就直接看内容,然后豆瓣先看评分+简评,再看微信读书有没有
  6. 最后判断想不想买(比线上便宜or一样价 & 内容会不断重复看 & 发自内心喜欢)

线上书籍

书籍:有用及以上标准书籍

判断标准:读完以后,还要作为参考资料不断阅读

书籍借阅标准

全部书籍不外借,可以和我一起读,但是不允许带回去看

若实在要借,只能借1周,且1周结束用口述或者文字形式写读书复盘笔记

书籍分类标准

借鉴参考阳志平《人生模式》第18章冷读热读

我将图书分为坏书、有用、杰作、神作

多数图书难以超越“杰作”这条金线。可用之书与多数有用之书热读(抽样阅读-大脑爱脑补,幂律分布现象,一个网点20%信息节点可获取80%高质量信息)即可。那些凝聚读者多年心血和杰作的神作,则需要冷读,坐十年冷板凳,反复阅读。

读别人的书,是浪费自己的生命,读的越多,浪费的生命越多,所以请珍惜生命。书是拿来用的,拿来折的,拿来涂抹的,不是拿来炫耀的。选书的时候,让时间作为过滤器。作者本身不诚恳,凭什么浪费自己的生命给他。

坏书:点评150字内,讲清楚当初看的原因,为什么坏,可取点,日后读不读(因自己目前阅读量极少,不知道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否可靠)

有用:点评150字内,讲清楚当初看的原因,可用点,日后读不读

杰作:点评500字内,讲清楚当初看的原因,可用点,延伸

神作:细细阅读

Change log

  • 20230131 23:42 添加“书籍复盘标准”
  • 20230108 12:21-13:16 1h 修改标题“书籍分类标准”-“书籍收集标准”,同时添加“书籍购置标准”
  • 20221030 12:37-12:49 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