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还是香「有用」樊登《樊登读书法》
基本问题:如何处理、生成信息?
常识问题:如何读书?
这本书是很前一段时间写的读书笔记,现不按照下述结构进行整理
如何选书
小结
1.读书的五大误解:读书无用,只追求有用,只读囊中之物,读书孤独论,极少输出。
2.选书原则:TIPS原则,科学性是第一标准,甄别具有建设性的好书。
3.选书看什么:出版机构,作者背景,推荐人,推荐书单,书后参考书目,内容至上,翻译水平和印制质量。
1 |
|
如何读书
1 | 小结 |
◆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
怎样才能够快速阅读并抓住重点?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你的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你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
[[知识体系]]的搭建:这个理解力的池子包括什么?我认为我的池子里大概包含7个部分。
知识体系必学7大模块:
经济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
国学常识
管理学知识
逻辑学知识
哲学
人生经验
1.经济学知识
我最近读到的最好的书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彻底把经济学的原理讲明白了。而且不管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科的,基本上都可以读得懂。这本书中没有出现特别多的公式,都是案例和故事,叙述手法平易近人,使我对经济学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2.心理学知识
有一本书我觉得很有意思,叫作《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要知道,心理学当中有很多伪心理学,这本书把所有在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当中真正有研究意义的那些研究罗列了出来。
3.国学常识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读些国学常识。
所以我认为,大家如果不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典籍,是有点可惜的。这里边最核心的就是《论语》 《道德经》 《庄子》《孟子》,把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的四本书搞明白就够。如果你还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荀子》 《孙子兵法》 《韩非子》《墨子》,作为前四本书的延续和扩展
4.管理学知识
我认为管理学是一门发展得特别快的学科,现在还有必要看孔茨的管理学吗?其实未必。
管理学是处理当代人际关系的一门学科,所以它背后隐含的其实是领导力。就是假如你只有前面的那些国学、经济学、心理学知识,你怎么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几乎人人都会在某一时刻陷入人际关系的痛苦当中。比如,不会带团队,不会向上管理,不会汇报工作,不会处理工作中的人际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理论,比如怎么去塑造共同的愿景;怎么通过沟通来开阔我们的沟通视野;怎么被人尊敬和信任;怎么给别人做反馈;怎么表扬;怎么批评;遇到别人情绪不好的时候,怎么舒缓对方的情绪。
学习管理学知识时,我觉得不需要读特别老的书,读最新的就好,像《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掌控谈话》《可复制的领导力》就是很好的书。
5.逻辑学知识
读一点关于逻辑的书,在遇到问题时,你就能知道怎么去论证,怎么进行有效论证,怎么有效地提问,怎么去看逻辑推理上的漏洞。
6.哲学
我讲过的《生活的哲学》,其实就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它让我们看到哲学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你想要下功夫的话,历史上有那么多了不起的哲学家,你可以读一读他们的书。
关于哲学的书,我推荐《学会提问》《思辨与立场》《哲学起步》。我不建议大家读《小逻辑》这样的书,因为太难了,不具备一定哲学学科基础的人很难读懂
7.人生经验
假如你在读一本书时,完全没有人生经验,你就会觉得它没意思
人生经验在读书的时候是很有效的一个帮助
人生的阅历怎么扩展呢?我的办法就是尽量扩展我的生活界限,慢慢地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在哪儿。人首先得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儿,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意识不到的时候,你没法儿突破。只有生活阅历足够多,才更有可能发掘出突破的机会,才能让你突然意识到,在某件事上自己怎么这么幼稚,你对于某件事的观点竟然是完全错误的,所以被别人批判。
◆ 知识的自我反刍
后来我在讲《认知天性》的时候,就讲到知识的输出。为什么我觉得《认知天性》这本书让人豁然开朗?因为书中的观点是颠覆性的。它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是一边读一边记笔记,也不是一边读一边画线。
要想更快更准确地读懂一本书,首先要建立一个理解力的池子,其次是要读一些比较难攻克的书,最后是养成读书总结的习惯。这是我的读书方法。
取自[[樊登-读书笔记]]
1 | 小结: |
如何输出
小结
1.任何知识传播都不能跑偏,以“一手”知识为指导原则。
2.优秀的老师都要二次创作,而不是单纯摘要。
3.知识输出的时候,照搬原文的表达不要超过10%。
4.能用故事说清楚,就不要枯燥地讲道理。
5.解读一本书,重中之重是构建你的认知坡道。
6.构建坡道的几个关键步骤。
7.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
8.锻炼自己不要写讲稿。
小结
1.复盘思维导图,拯救人类记忆曲线。
2.去除私心,沟通的控场能力从调整心态开始。
3.善用“知识的诅咒”,给比你厉害的人讲课。
4.语言能力靠积累,多看电影、演讲和相声。
5.小心存量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书单。
小结-思维导图制作方法:
一、准备工具:A4纸一张、黑色水性笔一支。
二、绘制技法
- A4纸横放。
- 主题写在正中间。
- 用线连接。
- 纯文字型思维导图。
- 一般写7~10个主分支(如果有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可以单独在纸边记录)。
三、在绘制该书思维导图时主要有两种思路
1.根据书本的章节结构进行划分。
2.根据自己读完之后所理解的内容进行重新解构(这个方式更难,更考验一个解读人的水平)。
四、我构建思维导图的语言有两个特点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有自己的解读逻辑
以上四点是我绘制思维导图时的特点和习惯,这是我经过实践,总结出的针对图书阅读非常有效的方法。
执行清单
Change Log
- 20221126 18:26